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成全电影大全在线观看高清版,欧美肉欲k8播放毛片,无套内谢a片毛片免费看

歡迎您來到【河南宏泰窯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_官方網站!

河南宏泰窯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專注耐火材料研發、生產15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耐火材料生產廠家
全國服務熱線
136-7371-1977
產品知識 NEWS
熱門排行榜 HOT
聯系方式 CONTACT US
產品知識
所在位置: 首頁 > 產品知識
編輯:admin   分類:產品知識   發布:2018-06-28 09:24:49   瀏覽:次

一座鋼城的鳳凰涅槃
柳鋼60年砥礪奮進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包容創新一甲子,超越共享60年!
60年前,柳鋼在我國鋼鐵工業戰略布局中應運而生。
60年間,柳鋼在改革開放、服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中走出了一條現代化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興企強國之路。
“60年來,柳鋼實現了鳳凰涅槃。” 柳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慶說,今天的柳鋼,正匯聚起二次創業的新動能,奮進新時代,打造新基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筑夢鋼城定“基石”
1958年,南寧會議期間,毛澤東主席同意了柳鋼的建設規劃,成為了當時全國“三大五中十八小”鋼鐵工業布局中的18家地方鋼鐵企業之一。
同年7月1日,柳鋼一號高爐破土動工,拉開了柳鋼波瀾壯闊的創業發展大幕。此后,每年7月1日定為柳鋼建廠紀念日。
1960年2月18日,柳鋼1號高爐建成投產,當第一爐鐵水奔流而出,柳鋼就承擔起為工業建設提供“糧食”的重任。
1958至1961年的4年間,柳鋼累計生產鐵 2.82 萬噸、鋼 0.124萬噸、材0.382萬噸,創工業總產值2864萬元。
1962年,柳鋼在我國國民經濟調整中一度停建停產,但柳鋼人十里鋼城的夢從未停止。
1966年1月,柳鋼全面恢復建設;1970年5月,柳鋼會戰指揮部成立,動員全廣西力量,開展柳鋼建設大會戰。
四座焦爐、煉鋼車間、中軋車間、中板車間……一批重點工程如雨后春筍般,在柳州雀兒山腳下拔地而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后,柳鋼實施一系列的整頓改革,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逐步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生產經營不斷取得了新的發展。
1997年,柳鋼鐵年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1998年鐵、鋼年產量雙雙超過百萬噸,標志著柳鋼正式跨入全國大型鋼鐵企業行列。1999年,柳鋼鐵、鋼、材年產量均邁上100萬噸新臺階。
觸摸歷史的脈絡,柳鋼一路走來,逐漸發展成為廣西工業企業龍頭。               
強勢崛起加“速度”
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柳鋼也曾陷入虧損的邊緣。
2001年,柳鋼放棄“保持有效益的年產百萬噸鋼材發展規模”戰略,通過大力推進技術改造,深入淘汰落后,調整結構。10年間,累計投資250多億元,“多、快、好、省”地建成一批大型化、連續化、信息化的現代化鋼鐵生產裝備,從冶煉到軋鋼進行了全面的技改升級換代。
2650立方米高爐、150噸轉爐、360立方米燒結機、6米焦爐、高速線材及連軋棒材生產線、2032毫米熱軋板帶、1550毫米冷軋板帶生產線、連軋中型生產線等一個個項目,一開工就是奮戰,一上陣就是決勝。
2007年,柳鋼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隆重掛牌上市,企業改革改制取得實質性進展。
“柳鋼的上市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柳鋼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甘貴平說。
柳鋼人在困難中砥礪奮進,使柳鋼以每年100萬噸的增速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
2010年12月29日,柳鋼的鋼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成為我國華南和西南地區最大、最先進的鋼鐵聯合企業,圓了幾代柳鋼人的千萬噸“鋼鐵夢”。
年產鋼量從1萬噸到100萬噸,柳鋼用了40年;從100萬噸到1000萬噸,柳鋼用了12年。期間,柳鋼資產總值增加7倍;銷售收入增加20倍。
循著數字軌跡,一個令行業驚嘆的高質量發展鋼鐵強企,在八桂大地以磅礴發展之勢崛起。
高質量發展增“厚度”
近年來,柳鋼加大技改投入,轉型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小轉爐大型化改造、冷軋廠二期工程上馬……,一項項圍繞優化品種結構和淘汰落后產能的技改工程拉開了高質量發展的大幕。
2012年,柳鋼2號高爐如期投產達產;四棒工程從動工建設到竣工投產僅歷時5個半月,創國內同類項目建設速度新紀錄。
2013年,一次性淘汰落后煉鋼產能200萬噸,集成了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低成本、高效率、潔凈鋼生產服務平臺。
  然而,鋼鐵行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高質量發展才是王道,柳鋼下一步發展怎么辦?
“調結構、拓市場、促改革、強管理、抓廉政”。進入2014年,以潘世慶為班長的柳鋼新一屆領導班子以全新的工作思路,“包容創新、超越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向高質量發展沖刺:做優做精鋼鐵主業,做大做強多元產業;實現由鋼鐵生產制造商向技術服務商轉變。
柳鋼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力量:鋼材產品不斷向精優挺進,從廣西到全球,從珠港澳大橋到天眼工程,從汽車到高鐵……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柳鋼的鋼材。柳鋼中高檔品種鋼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5%提升到目前的63%左右。
全方位開放合作,柳鋼先后與50多家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與十一冶集團的戰略重組,成功并購中金公司。
強化系統協同發力,全方位激活發展要素,去年柳鋼粗鋼產量突破1200萬噸大關,這是一次質與量的飛躍。同年,柳鋼生產經營創歷史最佳水平,多元產業全面盈利,位居全球50大鋼企31強;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各項續建、復產工作全力推進……
數據顯示,1958年至2017年的59年間,柳鋼累計實現利潤127.69億元,實現利稅328.07億元。其中,2014年至2017年的4年間,實現利潤54.11億元、利稅114.72億元,分別約占前59年的42.4%和35%,柳鋼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越走越快。
透過60載砥礪奮進的歷程,柳鋼用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創造了廣西鋼鐵工業發展的奇跡。當前,在開放發展的大潮中,柳鋼踏上了構建沿海兩大基地、打造超千億元鋼鐵強企的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十八小”挺進“世界強隊”
柳鋼改革創新60載做大做強做優探析
60年前,柳州市雀兒山下荒草萋萋,柳鋼在這里艱難起步。60年后,十里鋼城欣欣向榮,柳鋼位列全球50大鋼企第31位,從當年建廠之初的地方“十八小”企業,轉型發展挺進“世界強隊”。
今天的柳鋼,擁有柳州本部和沿海兩大生產基地,資產總額達585億元,年營業務收入超800億元,具備年產生鐵1400萬噸、鋼1480萬噸、鋼材225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成為我國華南、西南地區乃至泛北部灣經濟圈極具競爭力的生態型鋼鐵強企。
“柳鋼的超常規發展,得益于不斷深化改革創新。”談及柳鋼不斷做大做強做優的原因,柳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慶一語中的。
改革創新激活一池春水
柳鋼人不會忘記,1979年,柳鋼一舉甩掉了經營性虧損的帽子,靠的就是改革創新,放下架子,主動走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1980年以來連續30多年,年年盈利,靠的是改革創新,穩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轉變經營機制。
2014年,經濟進入新常態,柳鋼的改革步入深水區,難關多,考驗多,如何突破?“調結構、拓市場、促改革、強管理、抓廉政。”當年1月22日,新到任的柳鋼董事長、黨委書記潘世慶在領導干部大會上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成為柳鋼“轉型升級”的新起點。
很快,一場大刀闊斧的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在柳鋼全面推開,匯聚起轉型升級、“二次創業”的蓬勃動力:
成立改革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改革。領導小組下設機構職能改革、產權理順管理、產品結構優化、產業發展等工作組。
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成立董事會,設立提名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價格管理委員會,企業決策權轉交董事會集體決策。
改革職能部門和機構,解決一些部門在日常運行、履職過程中存在的錯位、越位、缺位現象。
推進全面風險管理,診斷與梳理柳鋼49個單位1400項公司級管理制度,構建全面風險防控體系,將“事后補漏”轉向“事前預防”。
改革就是要沖破羈絆,突破現狀,是權利與利益的再分配,難免有阻力。“改革難就難在真改、真干。”柳鋼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甘貴平說,不突破利益的藩籬,改革就寸步難行,既要觸及靈魂,也要觸及利益。
 
柳鋼對31個單位與部門進行優化調整,推動企業管理模式向生產經營管控和戰略投資管控轉變。
在多元產業管理上,柳鋼一方面策劃明確了構建“4+X”多元產業發展體系,著重發展貿易與物流、能源與化工、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服務業四大多元板塊。另一方面明晰各級公司職責,下放權限,點燃多元企業發展創業熱情,多元產業逐步由“內生型”向“市場型”轉變。 2017年,柳鋼多元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08.98億元,同比增長204.55%,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82.5%,“一鋼獨大”怪圈逐漸打破。
改革改出了活力,2016年在行業及其艱難的情況下,柳鋼逆勢盈利4.1億元,職工收入同比增加13.5%,職工享受到改革成果。
改革改出了效益,2017年柳鋼利潤同比增長10多倍。
開放合作贏得無限春光
視野有多寬,舞臺就有多大。
“借梯可以上樓,借船可以過河。”潘世慶說,改革開放,合作共贏,短板可以變優勢。2015年3月11日,柳鋼牽手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啟動MES項目建設。2016年11月25日,歷時22個月的柳鋼MES項目整體切換投運——一個由數據統一管理、調度、決策的公司大腦誕生。
在柳鋼的生產總調度室,記者看到,調度員、計劃員們共處一室。借助龐大的數據庫,MES系統為生產部署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支撐,柳鋼市場形象、市場競爭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柳州市大力發展汽車產業,每年的汽車用鋼達150萬噸。柳鋼積極引進北京科技大學等大專院校人才與技術,合作攻關,開發汽車用鋼,2015年8月,柳鋼順利通過汽車用鋼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這不僅分享了柳州汽車用鋼市場份額,而且開辟了外地汽車用鋼市場。
柳鋼在發展中始終張開“開放眼”,伸出“合作手”。2014年以來,柳鋼先后與南寧鐵路局、廣西交通投資集團、中建鋼構等50多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產品與服務“走出去”、先進技術與成功經驗“引進來”的合作共贏。
沿海戰略劍指千億宏圖
誰能想到,誕生于60年前的一個小型鋼廠,如今已發展成為廣西工業的脊梁。
“有遠見的企業,不僅要考慮今天,還要考慮為明天架橋。”柳鋼領導班子形成共識,向海發展,破解柳鋼發展瓶頸。并出臺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了 “本部轉型升級,沿海有序發展,多元聚焦集群,集團戰略管控”的戰略定位。
于是,柳鋼把目光投向北部灣畔的防城港,以及緊靠北海鐵山港的廣西中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大手筆實施沿海戰略正式形成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北部灣經濟圈發展戰略相匹配的空間戰略布局。
“柳鋼物流量非常大,陸運滿足不了企業發展需求。物流成本高越來越凸顯。”潘世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陸運與海運相比,每噸價格多四五百元,以柳鋼目前的生產能力,每年要多開支四五十個億”。
柳鋼防城港項目坐落在企沙工業園,這里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的西南端,地理位置優越,是國內唯一一個與東盟陸海相通的地方。
潘世慶告訴記者,柳鋼向海發展,到海邊后物流就確立了新的競爭優勢。2015年9月,柳鋼理順了與武鋼的關系,在防城港鋼鐵項目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7年11月,柳鋼召開改制更名后一次黨代會,提出了“一個千億、兩大基地、一個產業群、三個推進”的“1213”奮斗目標。同年,柳鋼積極實施減量搬遷沿海項目產能置換,加快實施沿海戰略布局;12月18日,柳鋼舉行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開工動員會,正式啟動續建工作,沿海戰略取得重大進展。2017年12月29日,柳鋼與十一冶建設集團實施戰略性重組,優化布局,加快廣西沿海鋼鐵基地建設。
今年5月16日,廣西中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納入柳鋼按一級公司管理,柳鋼在中金公司原有的基礎上把不銹鋼產業做大做強,為柳鋼打造一個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極具競爭力的不銹鋼產業基地。
據了解,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將按采用最先進的設備和工藝技術,一期建成1000萬噸的生產基地;適時推動區域產業資源整合,實施并購重組,增強柳鋼的綜合競爭力。
“構建柳州沿海兩大基地,打造超千億元鋼鐵強企。”談及下一步發展,潘世慶、甘貴平對柳鋼的未來充滿信心。
功以才成  業由才廣
柳鋼筑就人才強企之路探析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要以優越的條件引才、良好的機制助才、博大的胸懷容才。”從柳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慶的一席話,可窺見柳鋼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
機制靈活引才
柳鋼是一家有著60年發展歷史、在崗職工1.9萬人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如何讓人才既各盡其能同謀發展? 柳鋼總經理甘貴平說,既要用事業和待遇留住人才,更要用情感和情懷把系牢人才團隊。
今年4月,柳鋼在全國各大媒體發布“30-60萬元年薪” 公開招聘5個中層副職領導崗位。柳鋼高薪引才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34人報名。
為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下,柳鋼做出的努力不止高薪。
為解決職工住房問題,柳鋼興建了經濟適用房項目元寶源小區,專門拿出部分房子作為人才引進和獎勵有突出貢獻的人才。2015年6月,元寶源小區建成,當年12月,2000多名職工圓了住房夢。
劉崇林2013年12月博士畢業后,學鋼鐵冶金專業他首先想到柳鋼:“柳鋼擁有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激勵機制。”
如今,在基層摸爬滾打4年多的劉崇林已經成長為轉爐廠一名科級管理干部。
今年29歲的周磊是湖南長沙人,2010年從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來到柳鋼,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2011年底,成為了一名技術員,這讓他更有干勁:技術員本來需具備本科學歷,而他只是大專生。“柳鋼機制靈活,不論資排輩,有能力就能上。”周磊說。
在隨后的幾年里,周磊多次榮獲全國、全區及市級技術大獎。2015年,周磊榮獲第十一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維修電工項目第三名,創造了廣西選手參賽以來的最好成績。2016年,他被評為柳鋼最年輕的技能專家。
搭建舞臺助才
2014年以來,柳鋼先后出臺了《柳鋼工人技師三年培養計劃》、《柳鋼員工晉升發展管理辦法》《關于支持干部干事創業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的實施辦法》等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有效解決廣大人才的后顧之憂,搭建起人才大展宏圖的舞臺。
在柳鋼,逐步形成了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技能“三類人才”晉升發展模式,干部職工都能找準職業定位、規劃發展方向,暢通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職業晉升互通機制,并在全體中層干部中公開推薦(首席)技術專家。
“師帶徒”活動是柳鋼傳承多年的年輕技能人才培養機制;精心組織各項技術比賽,讓人才脫穎而出;人才小高地和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發揮聚集、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特殊作用。
在每年召開的科技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柳鋼都會安排專款對在對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進行獎勵表彰。2013獎勵金額為160萬元,到2018年獎勵金額已躍升至340萬元,增長超2.1倍。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柳鋼創新人才年齡日益優化、隊伍不斷壯大。以“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陳毅杰、柳鋼技術專家張志偉為代表的優秀人志在千里,攀登不止。青年才俊不斷涌現,日益成為創新的主力軍。毛俊春、趙勇、蔡小松、周磊、何金舟等青年職工,不斷刷新柳鋼勞模的最小年齡紀錄。 
四海賢聚,八方來風。近年來,由科研、技能、管理等各路人才組成的創新大軍為柳鋼智慧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2011年至2017年,柳鋼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7項、柳州市科技進步獎13項,獲授權專利143項。
深化改革用才
潘世慶董事長、甘貴平總經理在柳鋼人才專題會議上要求,要以寬廣的視野和海納百川的胸懷聚才用才,為柳鋼轉型升級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這是柳鋼管理層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不少柳鋼人對2014年9月公開招聘高級人才記憶猶新。柳鋼打破常規的招聘渠道,公開面向社會招聘軟件開發、物流、金融等方面的高級人才。這在柳鋼發展史上尚屬首次,也意味著在人才選用上,開啟了深層次的變革。
柳鋼決策者深知,引進一批人才,有時就能盤活一個單位,甚至撬動一個產業。2014年11月,柳鋼又面向企業內外公開招聘中層領導干部;近年來先后招聘高端人才20余人。
今年4月10日,柳鋼干部人事制度又迎來一次重大改革:拿出192個中層干部崗位進行公開競聘。這意味著柳鋼所有中層干部將就地起立,重新競聘上崗。
此次競聘上崗,除柳鋼中層干部外,700多名符合條件的首席專家、技術專家、正科級干部、主任工程師、技能專家均可參加競聘上崗。
競聘實行雙向選擇,打破部門和身份界限,所有參與者均可結合自身實際報名參加兩個崗位的抉擇。此舉打破了干部鐵交椅,極大鼓舞青年職工。
5月14日,柳鋼中層干部“雙向選擇、競聘上崗”順利結束,柳鋼中層干部結構更為合理,更為科學。
用一賢人而群賢畢至,相一良馬而萬馬奔騰。以才招才、以才育才產生良好效應。2017年,柳鋼實現利潤46.8億元;今年前5個月,柳鋼盈利超32億元,雙雙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干部要能上能下,員工要能進能出,待遇要能增能減。”潘世慶說,柳鋼將不斷開創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讓所有干部職工始終保持拼搏趕超的精神狀態,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為柳鋼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拉孜县| 卢湾区| 那曲县| 荔浦县| 杂多县| 湖州市| 中江县| 三河市| 滨州市| 大方县| 巴里| 新建县| 武冈市| 大英县| 永胜县| 斗六市| 苗栗市| 泽州县| 扶绥县| 琼海市| 张家港市| 新郑市| 武城县| 威海市| 禹城市| 绥中县| 同江市| 永济市| 宣武区| 宜兴市| 武邑县| 吴忠市| 新丰县| 谷城县| 德化县| 广灵县| 华蓥市| 文昌市| 永和县| 九龙坡区|